塑造一个理想人物,总是困难的。要么不够理想,要么有失血肉。
这或许不算一个命题,文学作品并不以塑造理想人物为目的;而是一种情结,我在读写中一直关注书写理想的可能。
原作中这两个人物能量的洁净,打动了我。师父对天下的无私,小骨对每一个人善念的信任,师父对小骨每一个善念的信任,对她天性毫无保留的接纳,小骨对师父不能转化为仇恨、也难以转化为简单爱恋的景慕。
出于这样的用心,我续写他们的故事,也改写他们的故事。
我没有让他们担负一派荣辱的职守,他们的使命在天地间,却不在群体利益的争夺与制衡,而是在每一个人具体的不幸。《六界续书》秉承我在果果原作中最喜欢的人物之一清虚道长,他将受诅咒之苦的云翳收入门下,他对出身妖魔的杀阡陌心怀仁慈,他爱护天生残缺的师妹、却在师妹妄为伤生时持以正义和公平,他有大修为大胸襟写出《六节全书》,他临死平静,托付了劫难深重的茅山和小骨。《续书》是我构建全篇的线索,也是基调。所以,在我的游戏规则里,一个人的无辜受苦,不是可以漠视的,这可能招致大的灾难;而劝善的力量,才是最高的善。这是风希引发劫难和小月善魂保存在我文中的意义。我力图不将善恶与爱恨置于狭隘的立场中,所谓的“反派”,不是哪个无药可救的恶人,而是人皆有之的软弱和恶念,生命难以回避的受苦与不幸。
我将叙事聚焦在两位主人公身上,书写他们二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,不写第三人的心理。我并非全知视角下的作者,我借两位主人公的眼睛和心灵看世界,他们和我有着某种秘契。人物的对话和内心独白,没有那样人为可控的鲜明逻辑,碎片和繁复交缠,直觉与言难尽意,方是人心真实。虽是如此,人物心理依旧是人富有主动性的重头戏。所以,在大部分的篇幅里,心理描写可以在两位主人公之间自由转换,在“恩深义重”一章是分裂在不同节的、一段师父的视角一段小骨的视角,而“云深知处”中失忆的小骨究竟想什么,只能由师父去猜测。如此处理,因为他们对自身认识和调控、他们间相互交流的可能程度不同。
说到这里,我要尝试更进一步去触碰关键的问题:在我的尝试中,是否塑造了理想?
写作并非是将知道的东西写出来,而是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去发现。这发现也部分来自于读者,为此我要感谢五余年来不断给我启发的读者朋友们!
我从观察到的一个点切入:将师父视作理想形象的朋友们,普遍不够认可小骨,但又多少将自己认同为小骨。
如此心理,确是和小骨有几分相似:认为师父尽善尽美,对自己却不够确信,不够确信自身的美好,也不够确信师父的爱护,总是活得战战兢兢。
我曾为此说,小骨和师父的关系,是一个人和真理的关系。
“依然是高出九天,尘俗不染,焉得此日近旁的仰望?钦慕不变,却已不顾忌,只因没有亵渎。春云秋树,造化怡然,小水滴的自己融化在他的目光,欣然消去了形态,只触到无边的天际柔煦,白云温软。这目光化解苦楚,荡涤虚妄,明彻的心灵泉流幽微,欢喜轻盈斑斓。不再穿透她看到整个天下,只是看着她,此刻只有她。”
师父在小骨眼中,是绝对的真理,绝对的光明。师父不仅是修道的指引者,还俨然是道本身。“在这个万事无绝对的世间,他是她惟一的绝对。”
师父一直在避免和反思小骨的全然依赖,但也时不时扮演神明一样的角色。
“你多少次赴险如夷,拼死要守护师父和师父的道。你多少次躬身受教,训责其严,清修其苦,你却甘之如饴。你可知,你清莹的目光只容得下敬畏和欢喜,而师父早就,入迷其中?苍生应当守护,应当。有你的陪伴,天下才变得迷人,师父的桃林和天海,从此看到你的色彩,听到你的声音,从此师父守护的,是你和有你的天下。师父教你宽容众生,待你却苛严,只因你比众生更重。你越是怕师父,师父也越是怕教不好你。你不要怨师父,师父只是太爱你,用一生心力雕琢,希望你是天地间最美好的奇迹。”
如果,我写出了你们心中的感受与渴望,我更邀请你们和我一起去探寻。
小骨和师父之间,有一种互相牵绊的引力,小骨渴望跟从师父的光明,师父也在指引小骨修行中,极力促成这样的归属。这种模式,在现实生活中必定难以实现,因为互相之间全然接纳、袒露无遗,神明永在神坛,虔敬者永得恩沐,是不会在生命的变化和动力中永续不变的。
作为作者,我自然珍爱我的人物,我并不想全盘否定,否定也诚然不是全盘的。两位主人公自有美好与奋力,真诚和执拗,我将他们当作理想来塑造,我也写出了几分我心中的理想。不过,他们对拥有绝对真理和光明的渴求或曰苛求,有几分控制的倾向。想要控制的人,即便具备控制的力量,但无疑是脆弱的,需要依赖控制来获取安全感。作者不得不反思。作者只能促使人物去审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《半缘修道半缘君(《花千骨》同人)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若晨文学小说网更新,站内无任何广告,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若晨文学!
喜欢半缘修道半缘君(《花千骨》同人)请大家收藏:(m.ruochenxs.com)半缘修道半缘君(《花千骨》同人)若晨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